发布时间:2022-10-26 02:34:44 人气:1091
近年来,翡翠界涌现了一系列充满乡村风情的雕刻艺术品。2018年,拥有着350年历史的荣宝斋在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西街举办了一场“荣宝斋2018·方卡东玉雕作品展”。展览中,翡翠雕刻的作品《乡村》凸显了乡村题材作品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通过这件作品,似乎能够感受到艺术创作中所蕴含的洞察力和预见力。
艺术的敏感审美、执着精神与理想追求,或许能够以无意识的方式捕捉到人性深处的内在需求以及时代发展的趋势。因此,艺术收藏、艺术展览和艺术消费,其价值可能更多地体现在时代记忆、社会需求、人性洞察以及市场方向上。这也正是人们推崇荣宝斋的内在逻辑所在。
荣宝斋作为一个古老而典雅的艺术殿堂,经历了350年的岁月沉淀,见证了中国卓越传统文化的积淀。无数文人雅士和艺术大家,如赵朴初、张大千、溥儒、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吴作人、蒋兆和、叶浅予、石鲁、启功、黄胄、鲁迅、何香凝、郑振铎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艺术的足迹和审美的感慨。荣宝斋珍藏了许多珍贵文物,如明代程君房的百子图墨、清代金漆五彩毫宫笔、宫廷用纸、水晶印泥盒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重达4275克的田黄石,堪称举世无双。此外,荣宝斋还收藏了诸多名家的书画精品,包括吴镇、盛懋、徐渭、陈道复、陈洪绶、董其昌、石涛、朱耷、王铎以及虚谷、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等人的杰作。丰富的珍藏使荣宝斋被誉为“民间故宫”。因此,荣宝斋可以被理解为一扇洞察时代前沿的“窗口”,只要你具备相应的审美判断力和艺术鉴赏力。
从荣宝斋的“翡翠时间”中,我们可以理解其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领军气质”。方卡东在展览期间以自己的创作体验和作品结构为切入点,向观众讲述了玉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密切关系,展示了他对中国人对玉的独特崇拜以及东方审美心理的深刻理解。通过深刻的理性分析和生动的案例展示,人们对翡翠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更好地读懂了中国艺术的精髓。在荣宝斋总部,方卡东与嘉宾和观众的交流,尤其突显了“翡翠时间”的文化意义。他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面向未来的翡翠”,这是一个拥有30多年玉雕经验的文化产业领军人物所带来的震撼。方卡东的讲解使人们对“翡翠时间”有了特别的感悟,对翡翠艺术的光影和线条有了与众不同的理解。现场许多人惊叹地发出:“原来翡翠艺术品的保值和增值逻辑如此精妙。”
通过一种文化时间和翡翠时间,荣宝斋展示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诉求。方卡东通过自己的人生实践创造了独特的审美形式,以此概括了时代的脉搏,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也许只有如此才能更深刻地抵达艺术的初衷,在为艺术欣赏带来愉悦体验的同时,激发对未来智慧的思考。
荣宝斋聚集了不同风格的艺术家和文化人。整合如此众多的文化与艺
术资源,实属不易。对于那些进入荣宝斋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来说,也面临着挑战。比如,方卡东在翡翠玉雕展中展出的作品,需要与荣宝斋这座建筑、荣宝斋三百五十年的历史以及荣宝斋珍藏的历史珍品协调共存。你可以展现自己的个性,但你的审美格局需要与历史时光、品味质感和谐相处,与这里已有的一切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艺术的窗口。
中国人都知道众口难调,但荣宝斋却硬生生地“调和”了这一切。方卡东带着他的玉雕作品进入荣宝斋总部,成为第一个在此展出作品的中国玉雕师。荣宝斋以其领军气质,展现了时代的解读。